16
2025-05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一.申请条件用人单位及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均应符合《附件办法》所应具备的相关条件。用人单位是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落户的申请主体。2025年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标准分为72分。本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条件即可落户。二.申请时间2025年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7月4日(工作日),博士毕业生受理时间可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工作日)。三.落户申请材料清单及注意事项落户相关材料由用人单位递交到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除用人单位应准备的申请材料之外,同学个人的申请材料应按照《附件办法》所列清单进行准备。按照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提交材料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只需要向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提交下文(一)至(五)项基本材料,不需要提交其他加分项材料。提交申请材料,请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准,如需鉴定其他材料,请来学校鉴定。(一)《202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户籍申请表》须在就业创
12
2025-05各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鼓励长三角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勇担科技创新重任,“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挺膺担当奋斗者”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拟于2025年11月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作为指导单位,由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协办。诚邀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师生参加。现就校内选拔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论坛主题“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二、论坛内容(一)学术论文征集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面向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以及导师、辅导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征集学术论文。论文须观点正确,有理论或实践新意,独立研究、尚未公开发表,篇幅5000字以内。来稿要求详见附件1。(二)学风传承工作案例征集面向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以及导师、辅导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围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12
2025-05一、考试对象通过材料审核环节,进入综合考核的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考生。提示:进入综合考核人员名单将通过各招生学院官网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二、考试安排(一)报到硕博连读考生、“申请-考核”制考生,报到时间:2025年5月16日(周五),具体时间、地点以学院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二)验证材料1. 硕博连读考生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2.“申请-考核”制考生(1)考生本人准考证。(2)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学生证(应届生提供)、毕业证书(往届生提供)、学位证书(往届生提供)、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原件。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原件。(三)笔试考核综合考核的笔试环节,由学校统一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通过材料审核环节,但未达到英语免考条件的考生须参加英语水平考核,英语水平考核合格者(英语考核成绩≥60分)方可进入综合考核;英语水平考核时间:2025年5月16日(周五)上午9:00--11:00,考试地点:第一教学楼1209教室。2.所有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须参加专业知识考核,考核时间:2025年5月17日(周六)上午9:00--11:00,考核形式
12
2025-05根据教育部及上海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经招生学院复试考核,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人员名单(不含推免生)已确定,现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公示期为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5月18日。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实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反映。联系人:郭老师、陈老师联系电话:021-61900053电子邮箱:yjsb@shou.edu.cn
09
2025-05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为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土壤,激发创新创业潜能,推动高校创新成果与技术转化,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以下简称创业基金会)、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研究生双创计划)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年。2025年研究生双创计划仍面向高校研究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与创业实践,并继续向本科三年级以上在读生开放。现就2025年研究生双创计划有关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申请对象2025年研究生双创计划仍坚持以创业为导向,重点对象为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中有志于创业的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适当扩大至本科三年级以上在读生。研究生双创计划实行项目申请人制和创业项目申报制,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可以个人申请,也可多名学生组成团队(原则上不超过5人)
08
2025-05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流水经年,逝者如斯。上海海洋大学的生活即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你们共同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档案见证了大家成长的足迹,记录了你们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请所有应届毕业生务必根据毕业后的去向确认好档案转递地址,确保档案顺利转递。避免因档案没有及时转递造成后续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请对下列档案问题和案例给予关注,明确档案及时顺利转递的重要性。现将应届研究生毕业生档案转递事宜告知如下:一、毕业生档案转递常见问题解答问题一:学生档案为什么很重要?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上海海洋大学档案管理办法》,学生档案主要是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期间形成的个人档案。作为毕业生学习经历的证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要利用到人事档案,如职称评定、确认工龄、转正定级、政审、公证、婚育证明、家庭亲属关系证明等。问题二:学生毕业时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答:学生正常毕业,档案按照以下两种方式转递:1、用人单位具有人事档案保管权限,档案可
06
2025-05沪教委学〔2025〕15号各高等学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各委、办、局,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用人单位: 为做好202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就业优先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就业促进与人才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本市各有关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要从加快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和厚植上海人才优势出发,将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引进工作作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毕业生进沪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优化服务,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本市重点发展区域、基础研究领域等,优先满足用人需求。围绕本市打造更高水准的文化地标集群、更高人气的文化交流舞台、更高能级的文化交易平台,优先保障用人需求。面向承担国家或本市重大科技专项的关键性岗位以及远郊地区从事教育、卫生、
28
2025-04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下,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专门面向在校研究生的全国性赛事,主要包括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20余项主题赛事。秉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 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作模式,旨在通过竞赛和激励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助力国家急需、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校高度重视该系列大赛的组织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科优势,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激励,注重培育支持,建立校院两级竞赛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各项赛事的具体赛程待官网发布后另行通知。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1.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赛事简介: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于2016年发起成立,2020年11月吸纳为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赛事倡
07
2025-04招生学院拟调剂专业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实时更新)001水产与生命学院071000生物学4月8日0:00-4月8日13:00090800水产095134渔业发展095134渔业发展(非全日制)002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090800水产4月8日0:00-4月8日12:00095134渔业发展030100法学035200社会工作070700海洋科学003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070700海洋科学4月8日0:00-4月8日14:00071300生态学4月8日0:00-4月8日12:00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4月8日0:00-4月8日14:00085700资源与环境004食品学院071000生物学4月8日0:00-4月8日12:00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085800能源动力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非全日制)005 经济管理学院005 经济管理学院005 经济管理学院120300农林经济管理4月8日0:00-4月8日12:00020200应用经济学090800水产095137农业管理095137农业管理(非全日制)125200公共管理(非全日制)025400国际商务006工程学院082
02
2025-04招生学院拟调剂专业研究方向咨询电话咨询e-mail001水产与生命学院071000生物学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21-61900403yhyuan@shou.edu.cn090800水产01(全日制)水产养殖095134渔业发展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95134渔业发展00(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02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090800水产02(全日制)捕捞学021-61900305sqwang@shou.edu.cn03(全日制)渔业资源095134渔业发展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30100法学01(全日制)国际法学(海洋法)02(全日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全日制)经济法学04(全日制)行政法学035200社会工作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70700海洋科学03(全日制)海洋生物学003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070700海洋科学01(全日制)物理海洋学021-61908337sqwang@shou.edu.cn04(全日制)海洋地质学05(全日制)海洋技术071300生态学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2
2025-04根据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4〕4号)及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特制定本办法。一、调剂基本条件(一)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二)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三)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和英语(一)、英语(二)原则上可由高向低调剂,不可由低向高调剂。(四)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一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五)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一区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