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讲教师:曾名湧(中国海洋大学)
二、授课时间、地点
日期:2023年4月8日,9日
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
三、个人简介
曾名湧,男,博士,1965年10月生。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认证工作组长,教育部食品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 2023);《食品工业科技》、《包装工程》杂志编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资源高值化利用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团队带头人。
自1986年至今在中国海洋大学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教学管理工作。承担本科生课程《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研究生课程《水产品加工与利用学》和《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课程被评为2007年度山东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15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
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产品高值化利用技术、水产品保鲜理论与技术、天然生物保鲜剂开发以及水产品加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正在承担蓝色粮仓项目“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内源性安全危害因子的形成机制与控制策略”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水产品(食品)保鲜与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迄今为止已发表论文进20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出版了《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2009年国家级精品教材),《食品工艺学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天然食品添加剂》(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研究生教材,2005),《食品安全保藏学》(副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食品化学》(参编,化工出版社,2007)和《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联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二五”农业部规划教材,2011)等教材和著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奖1项;国家级科普著作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
四、授课内容
1. 牡蛎加工利用技术研究进展:涉及牡蛎种类、产量、分布、营养价值、功能活性成分及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2. 群体感应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涉及水产品SSO的群体感应系统及其调控;群体感应抑制剂开发;乳酸菌群体感应及其应用;群体感应调控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等;
3. 海洋微藻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涉及微藻资源概况、海洋聚球藻的营养价值、食用安全性、功能活性成分、微藻产品开发等的研究现状;微藻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食品学院、研究生院
2023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