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课程
食品加工新技术(基)开课通知
发布时间:2021-04-07  浏览次数: 201

一、主讲教师:曾名湧(中国海洋大学)

二、授课时间、地点

日期:2021410,11

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

地点:教学楼1106

三、授课内容

1. 牡蛎加工利用技术研究进展:涉及牡蛎种类、产量、分布、营养价值、功能活性成分及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2. 群体感应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涉及水产品SSO的群体感应系统及其调控;群体感应抑制剂开发;群体感应调控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等;

3. 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涉及促矿物质(铁、钙和锌)吸收肽、抗病毒肽、降血压肽、抗氧化肽、抗菌肽等的研究现状;肽的类蛋白反应、美拉德反应改性;肽类制品开发利用现状等;

4. 海洋微藻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涉及微藻资源概况、海洋聚球藻的营养价值、食用安全性、功能活性成分、产品开发等的研究现状;微藻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四、个人简介

曾名湧,男,博士,196510月生。现为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认证工作组长,教育部食品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 2023);《食品工业科技》、《包装工程》杂志编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分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团队带头人。

1986年至今在中国海洋大学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教学管理工作。承担本科生课程《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研究生课程《水产品加工与利用学》和《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课程被评为2007年度山东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15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产品高值化利用技术、水产品保鲜理论与技术、天然生物保鲜剂开发以及水产品加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冷藏凡纳滨对虾腐败的关键调控机制之群体感应窃听研究”、蓝色粮仓项目“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内源性安全危害因子的形成机制与控制策略”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水产品(食品)保鲜与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迄今为止已发表论文15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出版了《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2009年国家级精品教材),《食品工艺学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天然食品添加剂》(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研究生教材,2005),《食品安全保藏学》(副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食品化学》(参编,化工出版社,2007)和《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联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二五”农业部规划教材,2011)等教材和著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具有水产品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教材奖1项;国家级科普著作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

                                             食品学院 研究生院

                                               202147